“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想必很多人听说过这副对联。它诞生于整整100年前的1924年,最早出现在如今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门口。
没错,就是那个人尽皆知的黄埔军校。
在我国的近代史和军事发展史中,黄埔军校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它凭借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及过硬的专业知识,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尽管后来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但黄埔军校依然在源源不断向全国输送着优秀学员,这些学员后来不仅在军事领域有所建树,甚至还有人成为了优秀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等等。
今年6月份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但在“百年之后”,黄埔军校似乎早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那么这所学校如今是否还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地点又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要纪念这所诞生于100年前的军校?
让我们一起回到100年前的广州去一探究竟。
本质上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孙中山先生是军校奠基人
顾名思义,黄埔军校得名于其成立的地点——广州市黄埔区。在如今的黄埔区长洲街道长洲岛上,还建有黄埔军校纪念馆、北伐纪念碑、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建筑,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一百年来辉煌的历史。
但它的历史可并不仅仅只有整整一百年。
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蒋介石,然而它真正的奠基者,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早在1921年,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时便向他建议,中国革命必须要有革命军,“创办军官学校才能建立革命军”。孙先生深以为然。
与马林的会面事关国共合作,这次会面也拉开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序幕。多年漂泊海外的革命生涯让孙中山清楚教育之于革命的重要意义,他将教育视为重要且神圣的事业,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所以在1924年,高瞻远瞩的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武学堂”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黄埔军校,而“文学堂”同样赫赫有名——“国立广东大学”,就是如今的中山大学。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广州举行,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多位共产党员出席会议,这次会议被视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在程序上,双方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共产党员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人都根据中共三大的决定以及《中国国民党章程》,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所以后来蒋介石以“清党”为由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导致大革命失败)。
而黄埔军校的成立则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战线正式构建完成。大会确立了军官学校的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选址于广州黄埔。
而当时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已经十分激烈,经过一番争夺,蒋介石被任命为首任校长。因为这是蒋介石对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身份,老蒋本人也受益于该身份得以爬上国民党内的权力顶峰。当然,这些是后话。
孙中山先生是黄埔军校真正的奠基者,但由于军校开办后不久孙先生就去世了,黄埔军校在此后的发展轨迹,更多是顺从于校长蒋介石的个人意志。
1927年4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随之失败。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攻克武汉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转移至武昌就读,后来又将第五期工兵科及炮兵科转移至武昌。国共合作破裂后,黄埔军校的分部又有一部分被转移到了南京,蒋介石让在南京加入黄埔军校的学生宣誓反共——破坏革命,他是早有预谋。
此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广州、武汉和南京三所黄埔军校,斗争形势愈发复杂。国民党内部在经历了互相炮轰后,几股政治势力达成了默契,宁汉合流的局面形成,武汉黄埔军校的校本部迁往南京,而广州的陆军军官学校继续开办招生。
改组后的南京黄埔军校,于1931年改名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爆发后,学校因日军攻陷首都南京被迫西迁,顺着长江长途跋涉到云贵川地区,直到在成都落脚。在此期间的很多期学员先后提前毕业,学校还沿路招收了很多学生(第十四、十五两期)。
自此直到1949年,黄埔军校本部一直位于成都。由于依然在国民党治下,其为国民党方面培养了更多的陆军人才。但从1931年开始,更多仁人志士开始清楚同仇敌忾团结抗日的意义,黄埔军校的政治路线以抗日为主,也在此期间成为了培养抗日人才的大本营。
吸引众多立志革命的热血青年,为国共两党都培养了大批人才
初创的黄埔军校面向全国招生,从全国报名的1200名考生中正式录取了350名学生,1924年5月初开始入学。这350名学生就是军校的第一批学员,也就是诞生了无数名将的“黄埔一期”。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开学典礼上致辞表示:“我们开班学校,要用学生作为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只有创立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够成功。”
这也是本文开头那副著名对联的由来。在孙先生的心目中,黄埔军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革命救国的人才,只图个人名利、贪生怕死之人,是无法参加革命军的。
可惜孙中山先生当时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为了与当时盘踞北方的北洋军阀进行谈判,他接受张作霖等北方军阀共商国是的邀请,拖着病躯于1924年底北上,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北京。谈判还未完成,孙中山先生就于1925年3月因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孙先生临终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而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黄埔军校,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让他失望。
据统计,从1924年第一期到1949年最后一期,黄埔军校本部共招生23期,培养了共32万名各级军官。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黄埔军校成立之前的几所著名军校,如保定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等。
其中,在黄埔军校招生人数最为稳定的前期,也就是1924年到1929年这段时间,军校共开班七期,入学人数超过13000人。这七期学员也被看作是黄埔军校培养出的质量最高的学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还为我党输送了很多军事人才。
首先看黄埔一期的著名校友:国民党方面有胡宗南、杜聿明、黄维、范汉杰、孙元良、郑洞国等后来镇守一方的国军将领。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胡宗南,号称“西北王”的他在西北地区与我党对峙多年,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而我党在黄埔一期的著名校友则更加如雷贯耳:徐向前(开国元帅)、左权(八路军总参谋长、陈赓(开国大将)。如果不是左权过早牺牲,也很有可能成为开国元帅或者大将的一员。其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我党著名将领,还有蒋先云、周士第、许继慎、王尔琢、刘畴西等等;
黄埔二期的名将不如第一期多,但国民党方面出了郑介民(后来的军统局局长)、邱清泉,我党方面也有卢德铭、周逸群等将领,只是他们都早早牺牲,未能在历史上留下太多印记;
黄埔三期名将也不少,如王耀武、方先觉、戴安澜在抗战时期已经赫赫有名。而我党方面的黄公略则是跟彭德怀元帅一同发动平江起义的将领,是我党我军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可惜在1931年牺牲,否则他也可能成为元帅或者大将的候选人;
黄埔第四期的名将不输第一期,主要是因为有林彪,国民党方面也出了张灵甫、胡琏、李弥等名将。还要多说一句,这一期有我军高级将领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刘志丹等领导人创建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为我军长征胜利后建立大本营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期的黄埔著名学员基本都是我党的骨干:许光达大将、宋时轮上将、杨至成上将、副总理陶铸、东北抗联领导人赵尚志、特工郭汝槐和廖运周等来自第五期,同届的国民党著名将领只有一个郑庭笈。第六期我军也有罗瑞卿大将,张宗逊大将和陈伯钧上将,国军方面有廖耀湘和孙明瑾等。不过第六期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他们并不是军事人才:一个是国民党特务头子、创建军统局并担任局长的戴笠,另一个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就是那篇著名的、纪念鲁迅先生的《有的人》诗作者。
事实上,黄埔军校有很多校友,都不是以军事人才的身份被人熟知的。比如胡宗南身边的机要秘书、我党特工熊向晖,从清华大学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曾在战争年代当过连长和参谋,后来退役远赴美国研究历史,留下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历史学著作。
当然,也有一些出自黄埔的军事人才,他们本身拥有更多的标签。开国少将张学思,是“东北王”张作霖的第四子,张学良同父异母的弟弟,是黄埔军校第十期的学员。不过,张学思入学时的学校,虽然也是黄埔军校,但官方名称是“南京中央军校预备班”。这个名称的变化,代表着黄埔军校的变迁,以及它的传承和影响,直至现在。
跟随国民政府多次变更校址,校本部如今是否还存在引争议
前文提到过,1931年黄埔军校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更名为南京中央军校,也就是张学思入学时的名称。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日军攻陷南京前,黄埔军校本部跟随国民政府迁出南京,一路迁往西部,最后在成都落脚。1946年正式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将学校彻底国有化。但因为黄埔的名声太大,大家基本上还管这所学校叫黄埔军校。
随着我党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胜利,黄埔军校也到了要随着国民政府撤退的时候。1949年12月,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黄埔军校停办,当时的第23期部分学员因不愿意留在大陆,随国府迁往台湾。
1950年10月,台湾当局以所谓的“陆军军官学校”名义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校”。当时的国民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打造自身的“正统”性,先后组织了一批曾在大陆开办的学校“复校”,黄埔军校就是其中之一。
但黄埔军校传承本来就有很多不同分支,且“黄埔”这个名字也一直流传下来,原址就位于广州黄埔区,所以对于黄埔军校现如今是否存在,以及究竟是哪所学校,存在着不少争议。
台湾当局及国民党方面认为,黄埔军校是国民政府建立的,且因为在大陆停办后直到迁往台湾才得以复校,所以黄埔正统应该在台湾。按照其学校师承的变迁,曾经的黄埔军校就是现在位于高雄的陆军军官学校。
从我党的角度来说,很多军事人才都出自黄埔军校,而军校的第一任政治部主任又是周恩来,所以黄埔军校与我党我军的关系是无法隔断的。
只不过,1938年日军进犯广州时,黄埔军校旧址的大部分建筑物,都已经被日军的飞机炸毁。直到建国后的1965年,广州市政府才对黄埔军校旧址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以原貌为标准基本进行了复原,并于1984年建设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复原了孙中山、周恩来等军校领导人的办公室,以及课堂和教室。2005年是最近一次的修缮,将多年前的安全隐患排除,面向全国开放,现如今已经成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所以,严格来说,曾经的黄埔军校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台湾当局所谓的“政府”本身就不合法,其“复校”也只是为了其某种政治诉求。
但是,黄埔军校真正值得纪念的,并不是其存在与否的争论,而是其所传承的革命精神。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6月初,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各地的黄埔后代、校友、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开办了一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由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的,旨在纪念历史、期许未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留下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要知道,孙中山先生当年创办黄埔军校,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支真正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从而达到革命的目的。多年以后,孙先生的遗愿由我党继承:建立了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带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并不断在强国强军的路线上稳步前行。
而且,从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后来的人民解放军、志愿军,有很多我军的高级将领都来自于黄埔军校,他们的成长与成就,离不开黄埔军校早期的军事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埔军校的精神,是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得到继承与发扬的。
台湾高雄的陆军军官学校,只是继承了黄埔军校的表面功夫。真正将黄埔军校革命精神继承下去的,是推翻了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才是中国革命真正的骨干、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