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
账面余额 = 票面金额 + 票面利息
票面利息 = 票面金额 × 票面利率
应收票据的到期值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 = 票据面值
带息票据的到期值 = 票据面值 + 票据面值 × 票面利率 × 票据期限
贴息或贴现息
贴息 = 票据到期值 × 贴现率 × 贴现期
应收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计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余额 = 期末应收票据的余额 - 已背书转让的金额
如果企业已经将应收票据贴现或质押,那么这部分金额应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中扣除
取得和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核算
取得票据时,按面值入账
到期收回时,不带息票据直接记入银行存款,带息票据除了记入银行存款外,还需记入财务费用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计算贴现利息
确定贴现后的实际收到金额
示例计算
假设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6000元、票面利率为5%、期限为90天的带息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
票面金额 = 6000元
票面利息 = 6000元 × 5% × 90天 / 360天 = 75元
账面余额 = 6000元 + 75元 = 6075元
应收票据的到期值
票据到期值 = 6000元 + 6000元 × 5% × 90天 / 360天 = 6075元
贴息或贴现息 (假设贴现率为4%,贴现期为30天):
贴现利息 = 6075元 × 4% × 30天 / 360天 = 20.25元
贴现后实际收到金额 = 6075元 - 20.25元 = 6054.75元
应收票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计算
期末应收票据的余额 = 6075元
已背书转让的金额 = 0元(假设)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余额 = 6075元
取得和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核算
取得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6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元
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6075元
贷:应收票据 6000元
财务费用 75元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 = 6075元 × 4% × 30天 / 360天 = 20.25元
确定贴现后的实际收到金额:
贴现后实际收到金额 = 6075元 - 20.25元 = 6054.75元
通过以上步骤和计算,企业可以准确地核算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到期值、贴息或贴现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正确反映应收票据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