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7:16:00
在刚过去的2025年上半年,金融行业监管力度不减,据同花顺iFinD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各分支机构)共开出1010张罚单,被罚没总金额约7.44亿元。在“双罚制”的背景下,处罚追究责任对事也对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银行业被罚个人超到1600人,远超机构罚单数量。其中,106人受到“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其中有46人终身禁业。
从处罚类型来看,个人罚单主要涵盖罚款、警告、禁止从事相关职业/工作以及没收违法所得和责令改正。其中,罚款和警告是最主要的处罚形式之一,上半年共有1046人被警告,827人被罚款,罚款金额从1000元到30万元不等。
上半年还有106人受到“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其中有46人被监管“红牌罚下”,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是金融监管中针对个人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一般触发了较为严重的违法违规,甚至突破了法律底线。这类行为不仅导致职业生涯的终结,还会追究其法律责任。而这类问题也往往暴露了其所在机构的风控不足,进一步影响公众对其的信任度。
从违规事实来看,授信业务违规、内控管理不到位、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违规漏报案件风险事件报告等频繁触发禁业处罚。其中,信贷业务违规更是禁业处罚的“高发区”。
在2020年及之前,银行从业人员被终身禁业处罚的情况并不常见。但如今,终身禁业的处罚已趋于常态化。近年来,国内积极提升监管质效,少数严重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得以被发现;同时,监管部门加快补齐监管短板制度,顺应市场呼声,加快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对金融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有力威慑作用。从罚单中也可以看到,当下内控合规正成为监管重点,金融管理部门正通过穿透式检查揭示金融机构深层次治理问题,监管愈加严格已成共识。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李鑫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