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地铁隧道是这样修建的!”“驾驶舱里的按钮居然有这么多功能!”
3月31日下午,深圳地铁深云车辆段内传来阵阵惊叹声。来自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的近200名初一学生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每周半天计划”研学活动,沉浸式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科技内核与运营智慧。

车轮上的课堂:践行绿色低碳出行理念
活动当天,学生们统一搭乘地铁7号线前往深云车辆段。黄木岗站内,学生们整齐列队,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上车。车厢内,工作人员为学生介绍了多种环境健康技术以及减振降噪手段,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轨道交通的低碳环保和高效运维。同时,搭乘地铁前往活动目的地的方式,也直接有效地传递了绿色出行理念,让环保意识贯穿研学全程。

“提问-体验-实践”:解锁地铁知识新场景
“我们摒弃传统的单向讲解模式,设计了车站实景操作、模拟驾驶、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地铁建设与运营这一复杂体系。”深铁集团研学负责人介绍。课程开始,学生们观看地铁建设专题纪录片,并在互动问答中抛出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列车夜间在哪里休息?挖掘地铁隧道的“大蚯蚓”是什么机器?现场工作人员一一解答,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分组轮换体验模拟车站与模拟驾驶舱。在1:1还原的站务培训基地,工作人员实地讲解了有关车站应急装置、消防设施、车控室智慧系统的实用知识。“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按压电扶梯的紧急停止按钮,降低意外伤害”“车控室可以一键打开所有闸机,让乘客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快速疏散”……学生们认真听讲并感慨地铁运营服务的细致周到。

在模拟驾驶舱,高度仿真的操作系统让学生化身“地铁小司机”,体验列车启动、加速、制动、开关车门等基础操作,甚至模拟暴雨天气下的应急驾驶。“刹车力度要稳,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司机的工作比想象中更有难度”,刚结束驾驶体验的一位同学分享道。
政-校-企三方协同:构建全域科普教育网络
本次活动是深铁集团参与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的创新实践,在深圳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深铁集团与深圳实验学校深度合作,双方成立专项教研组,设计“三段式”教学模块:课前通过微课预习地铁工程原理;课中通过任务单驱动场景化学习;课后延伸职业体验报告撰写,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
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性实践,也是深圳地铁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步。深铁集团期待未来与更多学校建立合作,在绿色出行、科普教育、公益服务等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为深圳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文:李嘉耀 汪筱瑜
【作者】 李嘉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