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5:2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再临,此次,世界文化遗产论坛、金融文化论坛、水文化论坛三个平行论坛将首次举办。
各美其美,圣哲遗风,金融潮头,智汇淜滂。
首届金融文化论坛将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主题,开展广泛对话交流,交流的同时拓展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与温度,在这里,感受千年文明的当代生命力的同时,也将启发对现代金融创新和实践的思考。本次金融文化论坛也将围绕“传统文化如何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构建现代金融发展新秩序”话题展开圆桌对话。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五要五不”,即: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既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金融的发展规律,又与全球金融文明成果的部分理念相通,如在风险防控中践行 “居安思危” 的传统智慧,在科技赋能中激活 “革故鼎新” 的文化基因,最终形成既扎根中国土壤、又契合国际规则的金融治理,为全球金融文化建设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上,山东具备“走在前 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
山东拥有深厚的金融文化土壤,发祥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明,在数千年的时代变迁中,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和秩序传承。世界大同、天下为公,居仁由义、成人达己的价值理念,形成了“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经济伦理,奠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人文本、兴国利民的道义本色。北海银行、鲁西银行两大红色银行在山东浴火而生。红色金融先驱们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始终心系人民、服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马背上办银行,地底下印钞票,独立的红色货币体系逐步建立,有力支援了抗战和解放事业,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
精神底色一脉相承,流传至今。山东金融业各单位、各机构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印发实施《全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工作方案》,推动“五要五不”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队伍建设;一批批金融人将丰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金融发展的精神动能,积极探索金融文化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
今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设的金融文化论坛正当其时,论坛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金融智慧,深刻阐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髓要义和时代价值,共同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融合发展的时代课题,促进不同文明间金融文化的互学互鉴,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走出去,为现代金融发展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本次论坛汇聚全球金融界的业内精英和专家学者,中国传统文化中 “诚信为本”“义利兼顾”的金融智慧,与西方金融文化中“契约精神”“风险管理” 的有益经验将在深度对话与交流中,共同推动多元金融文化“美美与共”。而以论坛为纽带,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准则注入现代金融实践,持续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金融之路,也走出一条山东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路。
文化与金融在尼山交相辉映,一场别开生面的相聚,讲好“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故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