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季节交替健康调养正当时 中医专家支招应对“秋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1 08:00:00    

近期正直季节交替,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单秀颖指出:出伏后昼夜温差超10℃,夏秋转换时需重点滋阴润燥、固护脾胃,为秋冬健康筑牢防线。三伏天持续暴晒易致日光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肿胀、水疱,伴寒颤、发热等全身症状。单秀颖强调,夏季贪凉饮冷易伤脾胃,诱发腹痛、腹泻等“阴暑”,需警惕内里虚寒。

单秀颖指导市民季节交替养生核心:三原则防秋燥

1.润一点:增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滋阴食材,减少辛辣刺激物;

2.温一点:虚寒体质晨饮姜枣茶,忌空腹食寒性瓜果;

3.淡一点:玉米须、冬瓜皮煮水利湿,少油腻烧烤。

湿热体质宜选薏苡仁、绿豆;虚寒者可用羊肉、生姜温补。

中医特色调养方案

穴位按摩:按揉合谷穴(虎口)清热润燥,丰隆穴(小腿外侧)祛湿,足三里(膝下)健脾胃;

起居调整:睡眠增加1小时防秋乏,空调≥26℃避直吹,注意腹部保暖;

食疗小方:晒伤后用西瓜皮(去蜡质层)拌黄瓜皮、冬瓜皮,缓解炎症并清余暑。

单秀颖提醒:出伏到秋分(9月23日)是冬病夏治延续期,若出现皮肤脱屑、持续乏力或消化道不适,应及时就医辨证调理。(王石磊 马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