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立期货
种植意向报告无意外下调,但对豆油豆粕利多不足
报告结论:
短线豆粕偏弱运行,豆油整体偏弱震荡,稍强于豆粕,主因油脂板块替代作用。
事件:北京时间4月1日凌晨,USDA发布种植意向报告,报告显示:预测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349.5万英亩,玉米种植面积为9532.6万英亩,路透预期大豆为8376.2万英亩,玉米为9436.1万英亩;2025年2月展望论坛预测大豆为8400万英亩,玉米9400万英亩;2024年3月意向报告为大豆8651万英亩,玉米9003.6万英亩,最终大豆种植面积为8705.5万英亩,玉米9059.4万英亩。
解读:本次意向调查在2月展望论坛的基础上下调种植面积50.5万英亩,稍有下降,基本符合市场8376.2的预期。同时2025年种植意向面积预测较去年同比下降约4.1%,北美大豆供应继续缩紧,这预示着2025年美豆更易受到天气扰动,种植报告利多。但由于季末库存报告19.1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的19.01亿蒲式耳,同比增4%,处于三年最高水平,再加上南美丰产未改,全球大豆供应现状依然宽松。
再叠加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及关税预期,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CBOT大豆反应平淡,国内豆粕豆油因供应压力所致,今日开盘后下跌,进口大豆及其下游整体呈现近月弱现实,远月具备明显不确定性因素的基本面:未来美国大豆供应有缩紧可能,后市对天气扰动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远月价格中枢有抬升可能;但关税战下美豆需求或明显下滑,中国购买大概率转向巴西,因此巴西大豆产量更具有参考价值,如若新季巴西大豆延续丰产,则进口大豆整体抬升,但程度有限,并且在夏季仍受压力;但南美丰产一旦不及预期,则进口大豆价格重心在远月有抬升可能,抬升程度则受到南美减产幅度及美国天气波动而决定。
综上,短线豆粕偏弱运行,豆油也保持偏弱运行,但稍强于豆粕,主因油脂板块替代作用。
风险点:中美贸易摩擦缓解、南美大幅减产、国内到港不畅
研究员:陈晨 从业资格证号:F3082731交易咨询证号:Z0018842
美棉种植意向低于预期,报告中性利多
报告结论:
2025年美棉种植意向面积低于去年水平及此前市场平均预期,报告对美棉的影响偏多。郑棉由于下游旺季不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在即,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和棉花消费前景的担忧情绪难以消散,产业信心不足。郑棉短期料震荡偏弱。
报告分析:
美棉价格是全球棉花定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棉价处于偏低估值区间,且棉粮比价走势偏弱,种植棉花的收益相对较低,使得棉农更倾向于种植收益更高的玉米、大豆等作物。关税因素扰动之下,中国对美棉加征关税,进口成本大幅攀升,中国进口外棉的市场份额加速向巴西、澳大利亚转移,美棉出口数据欠佳,降至逾 5 个月最低水平,这也影响了美国棉农的种植积极性。种植意向面积减少是近两月市场共识。
昨夜凌晨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2025年美棉种植面积意向报告,预估美棉种植面积986.7万英亩,其中陆地棉面积估计为971万英亩,下降12%,美国皮马棉面积估计为15.7万英亩,下降24%。此次报告总面积低于此前市场平均预期的1018.9万英亩,也低于2024年美国棉花实际种植面积1118.2万英亩,创9年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8%,报告影响偏多。
由于美棉弃收率的高低对产量影响有关键性作用,后续产区天气比种植面积更重要,报告落地后,市场将跟踪关注天气变化及种植生长情况。
国内“金三”纺织旺季不旺,对于已经到来的“银四”,由于新增订单减弱,产业信心不足。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在即,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和棉花消费前景的担忧情绪难以消散,再加上棉花商业库存绝对量较多且棉花仓单3月有显著增加,主力5月合约临近交割或有仓单压力,郑棉短期料震荡偏弱,后续需继续关注宏观政策动态、下游订单及产业链补库情况。
研究员:王颖桂 从业资格证号:F03133339交易咨询证号:Z0020896
免责声明:本报告数据和信息来源于交易所,合法媒体或资讯机构的公开资料,以及我公司付费授权的数据信息,但公司对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我公司力求对市场分析、判断做到客观公正,但市场千变万化,本公司不承担任何依据此报告内容进行操作投资而导致的损失。本报告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需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山西三立期货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意愿的删节和修改。
(转自:三立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