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扎根乡村教育30年,山东省道德模范刘真标:农村困境儿童更需要倍加呵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6:54:00    

7月8日上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省道德模范记者见面会第二场,邀请3位道德模范代表,讲述先进事迹与感人故事。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枣庄市滕州市龙阳镇学区党委书记、主任刘真标在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刘真标小时候家境贫寒,几度面临辍学。当时他的老师孙房园了解情况后经常帮助他。“老师生活并不宽裕,却时常给我烧上一锅‘疙瘩汤’改善生活。天晚了,就在煤油灯下给我辅导功课,讲外面的世界、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学毕业时,我是学校唯一一个通过重点中学预选的学生,临到正式考试家里却没人送我考试。当天是孙老师带着我前往十几里外的考场,遇到道路坑洼不平更是把我背在肩上……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要做孙老师那样的老师!”

怀揣那颗爱的种子,刘真标毕业后便扎根乡村任教,教书育人、扶危济困也成为他的信念。刚参加工作的6年里,他先后为经济困难学生捐助了3万余元,工资卡因此常常“青黄不接”。1998年,教学之余他发现学校里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还经常会有中午吃不饱、吃不好甚至吃不上的情况,便自掏腰包租赁民房办起了困境儿童关爱室,让42个家庭贫困的男孩子常住下来。白天给他们做饭,晚上陪他们看书学习,夜里一起睡大通铺,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毕业。

从教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有温度、有健康、有亮点、有质量”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之余积极关注农村困境儿童成长,资助7名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2020年到大坞镇工作后,他通过调研得知,全镇义务教育阶段还有13名孤儿、56名留守儿童面临假期无人看护的情况,刘真标多方协调,利用撤并闲置的市庄小学校园成立凫山快乐成长营,开启了特殊群体孩子托管的公益服务之路。后来,这些普通乡镇中学的孩子里有10人考取了省重点中学。

“在乡村教育道路上默默行走了30多年,我逐渐意识到,对于农村困境儿童来说,爱的缺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痛点,家的温暖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港湾,我们不仅要让孩子的生活有保障,还要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而这些是我个人力量所不能及的。于是我开始思考利用闲置校舍,召集更多的志愿者,设置更丰富的服务项目,为‘想家’的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园,就这样凫山快乐成长营、龙山快乐成长营相继开营。”他说,自己始终坚信,农村困境儿童更需要倍加呵护,未来自己还会尽己所能地把爱和温暖带给他们。

记者:李焜染 摄像:梁明星 剪辑:梁明星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