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56: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成效不断显现,野生动物和人类的活动区域出现交织,我们经常能在公路上和野生动物不期而遇。
与此同时,动物被撞的“路杀”事件也频频发生。“路杀”是指动物在人类修建的道路上遭遇车辆撞击、碾压,导致动物伤亡的事件。数据表明,我国目前野生动物被“路杀”的现象不容忽视。
不久前,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某路段,一只雪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穿行公路时被车辆撞倒死亡。
格尔木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只雪豹的死亡时间大约是在天刚亮时。公路对面是一处水源地,工作人员推断,雪豹是前往饮水时被撞,造成头部以及下颌部粉碎性骨折,大出血致死。
2024年12月,同样是在这条公路上,一辆大货车遇到了狼群,由于避让不及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一匹狼死亡。
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一路段也发生过类似相撞事件,一头行走在路旁的骆驼突然横穿公路,与正在行驶的车辆相撞,造成骆驼受伤、车辆受损。
不仅在青海,“路杀”的现象在全国多地频繁出现。根据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团队的研究,仅去年一年,他们就收集到4000多条数据,有600多种野生动物遭遇了“路杀”。
“路杀”事件往往出现在车辆较少的公路上,车行速度很快。由于动物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可能会突然横穿马路,因此驾驶员就成了避免事故最关键的因素。
在青海西宁市一处封闭路段,交警通过一组实验向记者展示了同一辆车在不同速度的情况下,制动距离的差异。
实验显示,当时速为40km/h时,刹车距离近8米;当时速为80km/h时,刹车距离为33米。交警表示,在实际驾驶中,如果遇到突然蹿出来的人或动物,还要算上驾驶员的反应距离,和车辆的刹车距离相加才是整个制动距离。
特别提示:为了避免“路杀”事件发生,不少地方都在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公路上设立了提示牌,如果驾驶员看到“动物出没”的提醒,要减速慢行,避免突发情况。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