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志愿者,新时代的“侠之大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4:00    

曾茜梓 李凤兰

在浙江杭州,有一群特殊的“女侠”——她们身穿红马甲,臂挂红袖章,问家长里短,护邻里平安,被亲切地称为“武林大妈”。她们以志愿服务的“柔情”练就新时代的“侠骨”,寻常巷陌就是她们的快意江湖。

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侠”是一个永恒的精神符号。从司马迁笔下的游侠列传,到金庸小说中的江湖侠客,从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到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诚,从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迈,到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执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今天,在新时代的坐标下,志愿者群体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他们以舍己为人的勇气、栉风沐雨的奉献、持之以恒的传承,奋力书写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以勇气为剑,舍己为人弘扬社会正气。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的韩靖是武汉市硚口区交通大队的一名辅警,在部队服役的两年中,他练就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救援技能。当看到轻生女子跳进汉江,他毫不犹豫跃入水中,与热心群众一起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当看到家长抱着昏迷不醒、浑身抽搐的孩子向他痛哭求助时,他接过孩子3分钟内狂奔500米冲向医院急诊室,赢得了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这名普通辅警凭凡人之躯,以无私之心,救人于危难急险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侠义精神。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的志愿者典型,危难之际,他们用一往无前的果敢弘扬了社会正气,生死关头,他们用舍己为人的抉择诠释着人间大爱。在平凡日子里,他们用不平凡的英雄壮举定格人性的光辉瞬间,汇聚成社会正能量的洪流,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以奉献为盾,栉风沐雨守护人间至暖。今年3月5日是第六十二个学雷锋纪念日,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广大志愿者各展所长、各尽所能,用平凡的力量点亮了城市的文明之光。“武林大妈”最初由杭州市拱墅区武林街道18名热心公益的退休人员组成,发展至今已有33.2万余人,成员来自各行各业。虽然称不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这群大妈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绝学”。她们是社区的“眼睛”,巡逻值守,守护一方平安;她们是邻里的“贴心人”,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她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清理垃圾,维护环境整洁。经过多年发展,“武林大妈”已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是杭州乃至全省志愿服务的金字招牌。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像“武林大妈”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伍还有很多,他们在奉献中不辞平凡、不计得失,用细微的善举服务社会,志愿精神成为时代新风。

以传承为舟,持之以恒接续爱与希望。2024年8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新生——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彝族女孩龙海芬。她是本禹志愿服务队贵州支教地23年来第一个考上华农的学生。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本禹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奔赴偏远地区支教,接力奉献青春力量。志愿者通过知识讲授帮助孩子学文化懂知识,助力音体美等课程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他们实施“留守儿童城市体验行”项目,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成长体验;联系爱心资金成立“水滴助学金”,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渡过难关。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爱与希望的播种者。除了教学,志愿者们还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当地村民推广农业技术,改善生活条件。他们的坚守让大山里的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从一个人的善行义举,到一群人的身先士卒,越来越多的人在本禹志愿服务队精神的感召和影响下,投身公益、服务社会,爱与希望的故事仍在书写延续。

在脱贫攻坚战场,在重大自然灾害一线,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在默默无闻的幕后……志愿者们以勇气为剑,以奉献为盾,以传承为舟,在平凡中书写伟大,在坚守中传递希望。他们以赤子之心守护着社会的温暖与希望,也感召、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侠之大者”的责任担当,让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分别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秘书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