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自动识别,暴雨中“智慧之眼”秒级预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1:3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珂 通讯员 闫伟 刘晓玉)7月12日傍晚,长沙骤降暴雨。16时58分,朝阳街道曙光北路圣卡莱斯酒店附近路段突然出现积水。不到一分钟,一条预警信息已通过“物联感知平台防汛抗旱预警专题”自动推送至交警和路政处置群,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疏通排水。从发现险情到处置启动,全程未依赖人工巡查——这背后,是长沙市构建的城市防汛“数字防线”正在高效运转。

“以前靠人工巡查,发现积水至少需要十几分钟。现在AI系统自动识别、秒级预警,大大提升了处置效率。”现场处置人员感慨道。

此次事件的快速解决,是长沙市以数智技术赋能防汛抗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市数据局以“智慧视觉+物联感知”为双引擎,融合多部门数据打造“防汛抗旱预警”专题,显著提升城市韧性安全。

“算法+数据”双引擎织就“防汛天网”

“过去靠人工巡查,发现积水时可能已造成拥堵。”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市336条易涝道路、31个桥梁涵洞、1126路监控视频和749个水位传感器已全部接入智能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视频画面与物联设备数据,系统能自动识别积水深度、范围,并触发分级预警。

此次,监控摄像头捕捉到路面反光异常后,系统立即比对历史易涝点数据、实时降雨量和周边排水情况,1分钟内完成风险判定,将预警精准推送至1.5公里内的路政人员手持终端。值得一提的是,在夜间低光照环境下,红外感知设备也能保障识别准确率。

从“人防”到“智防”,处置效率大大提升

系统自2025年6月上线以来已成功预警并联动处置内涝险情30余起,平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12日的预警从识别到推送在1分钟以内,路政部门依据定位信息迅速到场排险,避免了交通拥堵与次生灾害。

更值得注意的是,预警信息不仅服务于政府应急响应,还通过两大惠民场景直达市民:一是出行导航避险。与百度地图合作实时同步积水点,市民导航时可自动规划绕行路线;二是保险快速理赔。与人保公司数据对接,车辆涉水事故可调用权威积水记录作为理赔依据,进一步提升了防汛数据的服务价值。

预警快一秒,风险就少一分。在这场与暴雨的赛跑中,长沙用数据跑出守护城市安全的“加速度”。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智慧视觉+数据融合”应用,推动防汛抗旱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为市民安全与城市运行提供更强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