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标准工时制
按照每周五天工作制,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
一个月通常按照21.75天(一年365天减去104个休息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法定工作时间。
总工时 = 每日工作小时数 × 每月法定工作天数。例如,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按照21.75天计算,每月标准工时为8×21.75 = 174小时。
不定时工时制
不计算员工的具体工作小时数,重点在于员工是否完成工作任务。
通常需要员工与上级主管确定工作任务的目标、期限等内容。
在确定工资时,可能会综合考虑工作成果的价值、市场行情、员工经验等因素。
综合计算工时制
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例如,以月为周期时,在计算周期内,员工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如果在计算周期内总工时超过法定标准工时,超过部分视为加班工时。
出勤工时
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受援工时
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加班工时
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实勤工时
出勤工时 + 受援工时 + 加班工时。
总标准工时
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异常工时
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常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除外工时
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时制度和企业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