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2025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上,“云南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入选2024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2019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步开展县域内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自全省42个县(市、区)启动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以来,先后在祥云县、峨山县召开医共体建设现场工作推进会。2023年,全省卫生健康大会要求地方领导当好“编外院长”,兜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各州(市)、县(市、区)将医共体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医共体建设工作机制,从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改革体制机制、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补短板、建机制、破难题,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发挥医保基金杠杆作用、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防有机融合、完善医共体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效提升了县域整体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全省124个县(市、区)建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共体内部建立人力、财务、质控、医保、信息等管理中心,建设县域内检验、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乡检查、县诊断”。在全省128家纳入提质达标的县级综合医院中,有125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其中90家达到推荐标准。实施县医院“百县工程”,以及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补齐薄弱专科400个。2023年,云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比例位居全国第7。目前,全省累计有147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占比为98%。其中,346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占比为23%。(记者 陈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