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第三个“国际无废日”,鹤壁市青少年宫前广场上,色彩鲜艳的宣传展板旁挤满了前来围观的市民,一场“无废城市”知识宣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展板上,废物利用小妙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在交流探讨中,市民对“无废城市”的认识不断加深。
什么是“无废城市”?为何要建“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近年来,鹤壁市切实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无废城市”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目前,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的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8月,鹤壁市成功入选河南省“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统筹谋划
搭建“无废城市”坚实架构
“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鹤壁市迅速行动,成立市“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任副主任,市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启动鹤壁市智能社会实验基地项目,研究提出“无废城市”建设绩效跟踪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成效考核体制机制等,为“无废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在规划引领方面,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鹤壁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鹤壁成为全省唯一以立法形式将循环经济作为全域建设的城市。发布《鹤壁市静脉产业园建设总体方案》,现已完成涉及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厨垃圾等资源化利用项目7个。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国家智能社会环境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固废管理平台、“无废城市”成效评价等均为基地建设重要内容……建设“无废城市”,鹤壁的脚步一直踏实且坚定,建设成绩可圈可点。
绿色发展
力争实现工业固废零增长
3月28日,鹤壁汇能热电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经过特殊处理的糠醛渣正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锅炉。该公司负责人站在锅炉旁,自豪地介绍:“我们把糠醛厂水解后的废渣作为锅炉燃料,一年能消纳18万吨工业废渣,相当于替代了6.5万吨标准煤,一年能供工业蒸汽50万吨呢!”通过固废循环利用创新,原本需要填埋处理的糠醛渣摇身一变,成为了绿色能源,不仅实现了园区16家用热企业集中供汽全覆盖、避免了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还淘汰了区域内传统的燃煤锅炉,成功构建起区域性清洁能源供给体系。
近年来,鹤壁市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步伐,组织涉固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排放,力争实现工业固废零增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推进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稳妥推进散煤动态清零。在工业固废处置环节,充分依托鹤淇电厂、同力水泥等企业,同时发挥鹤壁市静脉产业园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聚焦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发挥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出一批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打造煤矸石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不断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
源头发力
推进农业废物零废弃
在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沼气发电站内4台沼气发电机正在忙碌运转。“我们通过厌氧发酵技术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沼气。”顺着该公司负责人手指的方向,能看到一根根管道有序铺设。通过建设沼液收集池、沼气发电站、沼液管网灌溉系统等大型粪污处理设施,该公司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公司年均产气120万立方米,年均发电190万千瓦时。”该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的沼气还为周边380户居民提供生活用气,沼气发电也极大缩减了企业用电成本。
在农业固废处理方面,鹤壁市依法推进农业固废污染防治,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固废回收利用。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截至目前,鹤壁市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面积已达4.7万亩。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鹤壁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4%以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对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谊发牧业等12家生猪养殖企业,采取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4年,鹤壁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34%,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强化建设
推进生活垃圾零填埋
我们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最终去往何处?在鹤壁市静脉产业园,笔者找到了答案。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以上,年可接收处理生活垃圾40万吨,鹤壁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完成发电量4.45亿千瓦时,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鹤壁市高标准建设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主的鹤壁市静脉产业园项目。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通过市餐厨垃圾和污泥集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处置,两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通过制砖方式进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为100%。
建成运行一家具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总核准年处理“小九类”产品能力为2985万台,有效增强鹤壁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能力。依托城发环保能源(鹤壁)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实现鹤壁市生活垃圾收集零填埋。
加强监管
推进危险废物零风险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鹤壁市始终将危险废物管理视为关键环节,以严密举措实现危险废物零风险目标,全力守护生态环境安全。
全面排查涉危险废物企业,梳理鹤壁市所有产生、经营危险废物的企业情况,规范建立危险废物单位三类管理清单和管理台账,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深入开展新污染物环境信息统计调查,为新污染物治理打好基础。印发《2024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计划》,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培训和执法检查,督促涉危企业在生产、贮存、转移、处置各个环节守法合规。2024年,鹤壁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合格率超90%。
制定涉危险废物单位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产生单位差异化管理,提升环境监管效能。开展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转运试点,设立2个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点,推动危废收集专业化、规模化。提高医废应急处置和日处置能力,收集处置率达到100%。
“我们将以《鹤壁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统领,以实现‘四零’为努力方向,以建立和完善无废工厂、学校、酒店、商场、社区、乡村等八大类‘无废细胞’为载体,探索‘无废城市’建设鹤壁模式。持续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激励机制,不断健全‘无废城市’建设体系,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提升。”鹤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爱国表示。(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 邓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