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在医疗设备采集方面能否给外资企业公平公正的准入条件?粤港澳三地金融服务能否加快跨境互认?进口农产品时间能否进一步压缩?广东的产业体系具体是如何布局的?
在4月2日的外资企业“广东行”政企交流会上,逾10家外资企业就自身关切的问题直白发问,广东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20多个厅局负责人逐条回应,广东省副省长也挨家总结回应。
广东对外资企业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广东素来是开放大省,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广东在外资使用上实现“逆势”增长。今年前2个月,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好于全国和主要经济大省。
逆势增长的“密码”是什么?
或许正如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国智所言,广东一直以来走在对外开放前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未来,各部门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和执行性,同时让这些政策贯穿外资企业在广东投资发展的全过程,以及进一步用好广东的开放优势创新政策,为全国提供参考。
构筑投资广东强引力
截至2024年12月底,广东全省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21.51万户,同比增长8.0%,占全国1/4,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利用外资大省。张国智在交流会上表示,本次举办政企交流会,就是希望与外资企业共享大湾区机遇,做广东现代化产业的“共建者”,希望中国贸促会能够带领更多的外资企业来粤考察交流。
“借政企交流会这个平台,我想再为广东打个广告。广东有顶天立地的产业业态、联通世界的开放格局、敢闯敢试的创新基因、海纳百川的市场环境。”据张国智介绍,广东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在这里蓬勃发展,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八年蝉联全国首位,实时在粤人口1.5亿人,提供了庞大的市场规模。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现场表示,此次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是历次“地方行”外资企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贸促会一直与广东保持良好合作,比如,共同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共同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等经贸活动。
“中国贸促会作为中国最大的全国性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将始终把服务中外企业作为立身之本,进一步发挥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作用,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搭建更优平台、提供更好服务,助力外资企业‘在中国、为世界’。”任鸿斌提到,中国贸促会在2023年创新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年7月16日至20日,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链博会,希望更多中外企业以“链”为桥积极参加展会。
推介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对广东的投资优势作推介时提到,广东经济实力强劲、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科技创新活跃、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良、生活环境优越。
具体来看,在产业体系方面,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培育形成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在广东办企业可坐享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绝大部分配套在广东本地即可解决,省时、省力、省钱。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要平台和2家国家实验室、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1所高校等科研载体,希望广大外资企业来粤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将近6000亿美元,超过3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粤投资发展。
在朱小军看来,这是全球企业以实际行动对中国、对广东投下的信任票。近年来,从“外资10条”“稳外资12条”“招商引资20条”再到去年广东出台的新一轮外资奖励政策,广东持续使出外资政策“连环招”,还为外资企业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随后,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作了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宣讲。祝永辉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打造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投资兴业首选地;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叠加优势,不断激发市场需求新潜力;高标准建设重大合作平台,着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投资大湾区就是投资未来,诚邀各位企业投资大湾区,亲身体验大湾区活力魅力,共享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祝永辉说。
外企投下“信任票”
交流会现场,包括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等在内逾10家外资企业针对自身发展,提出了相关询问和建议。
例如,澳大利亚百健士集团首席财务官、董事张文彬提到,企业希望在广东投资建厂,包括在广东建设研发中心或大规模工厂,可以考虑以独资或者是以合资的方式建厂,希望了解相关政策,包括土地政策、政府补贴、专项债等。
针对张文彬的疑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及广东省商务厅详细进行了解答。朱小军表示,土地政策方面,广东对于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政策是应保尽保,尽全力推行“拿地即开工”。而就投融资便利化方面,省级层面拥有一批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广东亦鼓励各个地市出台投资发展、融资贴息、风险补贴等一系列政策。
张文彬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去年开始,企业就在广州、惠州、深圳、佛山等地开展调研,希望能在未来投资落地,评估以何种方式与广东开展深度合作。
“这次参加政企交流会和调研,我对广东比较深刻的感受是,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AI赋能千行百业等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全国前沿,我们看到这里很多公司用AI指导企业发展。同时,绿色环保和碳中和的发展图景也可以为我们的生产赋能。”张文彬说。
除了针对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政策支持,交流会上许多外企的关切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通。
比如,迪碧医疗负责人提及,“港澳药械通”政策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临床应用的通道,医疗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希望政策能够持续扩容,让创新技术和产品惠及粤港澳大湾区更多居民。此外,医疗行业准入监管十分严苛,希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能够优化医疗准入,同时将这样的经验赋能全国。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代表则提及,从金融角度看,未来增长潜力在于粤港澳跨境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即政策释放的红利,希望未来广东能够进一步放宽对于跨境外汇管理部分限制性要求。此外,希望粤港澳三地政府和监管机构尽快推动跨境互认,包括跨境征信报告标准互认、跨境征信产品互认等等,帮助中小企业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跨境融资。
除了现场交流回应,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介绍,广东省贸促会还成立了全省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将常态化为在粤投资的外资企业和国外工商机构提供服务,收集相关诉求,确保外资企业的关心关切,“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