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疾控最新提醒!

2025-04-03 11:15:00

四月春暖花开,德州市气温回升,恰逢清明假期,民众外出踏青、赏花游春、祭扫活动增多,容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4月1日,“德州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冀鲁边区公共卫生协作体健康风险提示:

1、警惕百日咳,“咳”不容缓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各年龄人群均可罹患。症状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也可出现轻微咳嗽、低热等不典型症状,病程较长,一般在2-3个月以上,故称“百日咳”。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后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月龄以内的初生儿,感染百日咳后,病情易较重,可发生肺部、脑部并发症,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防病小妙招

1.保持室内通风,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生病的人密切接触、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保持工作场所、家庭环境和个人使用的物品清洁与卫生。

2.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对于百白破疫苗的适龄儿童,尤其是3月龄的婴幼儿,建议及时接种疫苗;对于未全程接种的5岁以内的儿童,建议补齐漏种剂次。

4.感染后,建议居家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2、“肠”夜难眠,当心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可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在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防病小妙招

1.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等病毒性腹泻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烹饪食物要煮熟,生熟食品要分开。

3.使用含氯消毒剂及时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4.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做好晨检和因病缺课病因追踪工作,发现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要求患病学生及时离校隔离治疗,并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一旦出现聚集性发病和突发疫情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

3、进入高发期,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每年的4月至7月是我市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其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疫情。

防病小妙招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2.加强环境和儿童用品的消毒。儿童的玩具、餐具和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消毒,室内环境常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

3.接种EV71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4.儿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加强医疗救治。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播疾病。

4、春夏季野外游玩,警惕“发热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感染途径为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引起传播。可发生人际传播,主要为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引起的传播。

防病小妙招

1.尽量避免在蜱虫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尽量不要穿凉鞋。

2.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可维持数小时。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3.野外工作、旅游的人员在回到家后最好上下检查一遍身体,尤其是头皮、腰部、腋窝、 股沟和脚踝下方等部位是否有黑痣样的赘生物。

4.有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有蜱虫叮咬史。

5、远离毒蘑菇,不做“菇勇者”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或畜禽食用后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大型真菌。中国目前报道的毒蘑菇超过了520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0%。

不同类型的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也有一些毒蘑菇同时含有多种毒素。因此,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分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敏皮炎型及香菇皮炎等8种类型。

防病小妙招

1.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菌类)。

2.不要轻信所谓的“老方法”去分辨蘑菇(菌类)是否有毒。

3.在正规市场(有营业资质的店铺)买蘑菇(菌类)。

4.加工蘑菇(菌类)时要炒熟煮透,切忌凉拌生吃。

5.吃蘑菇(菌类)时不要喝酒,有些野生蘑菇(菌类)会与酒精发生反应,引起中毒。

(德州疾控)

相关推荐

德州疾控最新提醒!

2025-04-03 11:15:00
德州疾控最新提醒!

关爱“星星的孩子”,警惕不同年龄段“孤独症”的信号

2025-04-02 17:01:00
关爱“星星的孩子”,警惕不同年龄段“孤独症”的信号

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 芜湖市先行先试启动大会召开

2025-04-02 12:19:00
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 芜湖市先行先试启动大会召开

世界自闭症日:不打扰他们的节奏 就是最好的尊重

2025-04-02 10:38:00
世界自闭症日:不打扰他们的节奏 就是最好的尊重

无棣:用音乐和爱点亮“星星”的世界

2025-03-31 15:21:00
无棣:用音乐和爱点亮“星星”的世界

甲酰胺含量多少超标

2025-02-01 05:35:06
甲酰胺含量多少超标

蘑菇租房退房押金多久

2025-01-18 04:56:14
蘑菇租房退房押金多久

失踪多久会立案

2025-01-17 13:54:14
失踪多久会立案

哪里有小女孩可以抱养

2025-01-16 17:12:21
哪里有小女孩可以抱养

出国留学都体检什么

2025-01-15 14:13:45
出国留学都体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