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朋友,赶紧远离吧

2025-03-31 19:01:00

来源: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

早高峰的地铁里,A被挤在车门边艰难摸出手机。微信里熟悉的头像又堆积着未读红点——是学生时代的老友。

最近每条消息都是满屏的60秒语音。从职场矛盾到情感危机,夹杂着重复多遍的琐碎细节。当A发送拥抱表情包图结束对话时,对方立即回以成串的「全完了」「活不下去」,悬在发送键上的手指微微发颤。

A好像成了朋友单方面的情绪垃圾桶。

2012年,某网站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对69万名用户进行了情绪操控实验:将用户分为两组,一组推送正面、愉快的内容,另一组推送负面、消极的内容。结果发现,那些被推送了更多快乐内容的用户,在自己的帖子里也会更倾向于表达积极的情绪;而被推送悲观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动态则明显带有更多的消极情绪。

情绪可以像病毒一样传播,通过冰冷的屏幕,渗透进人们的心理世界。

你可能不是在共情,

而是在复刻情绪

情绪的传染性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情绪传染》的作者,心理治疗师伊莱恩和理查德在一次联合会谈后,意外地发现伊莱恩被理查德的焦虑影响,甚至误以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没有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最终导致了一场「失败」的治疗。

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避免情绪共振的影响。那么,这种「情绪传染」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的一部分藏在大脑里。

科学家发现,我们的神经系统内有一组特殊的细胞——镜像神经元。当我们观察他人的情绪时,这些神经元会自动模拟对方的感受,使我们不自觉地被感染。

一项实验对大学生的面部表情进行监测,发现他们在与他人互动时,面部表情和情绪会不自觉地同步。这种反应甚至是无意识的,我们的面部肌肉和身体姿态几乎与他人保持一致。这不仅仅局限于面部表情,甚至我们的体态、语气都会随着他人的情绪而发生变化。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刚刚经历了一场和恋人的激烈争吵,满脸委屈地来找你倾诉。你耐心地听完,安慰ta「别太难过」,但当你回到家,脑海里还是不断回放他们吵架的画面,甚至开始莫名烦躁。

图:《再造淑女》

这不是偶然,而是「心理投射」在发挥作用。你的大脑本能地模拟他们的经历,让你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感情冲突。

这种「想象共情」既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可能成为一种情绪负担,让你无法从别人的问题中抽离出来,甚至在无意间放大了自己的焦虑。

长此以往,倾听者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疲惫,而朋友却可能并未真正得到解决问题的帮助。

也许你身上发生了创伤重演

如果说镜像神经元让我们不自觉地「复读」别人的情绪,那么条件反射则让情绪的影响在更长时间里发挥作用。

倘若一个孩子每天都在父母的焦虑和愤怒中成长,那么他们成年后更容易受到他人负面情绪的影响。父亲下班后的疲惫、母亲在厨房里的沉默、饭桌上的冷淡氛围,都会让孩子无形中将焦虑内化,甚至在成年后不自觉地重复这样的情绪模式。

同样地,这种创伤重演可能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显现出来。当我们反复接收他人负能量时,大脑会误以为这是我们自身该负责的「日常任务」。

那些长期被朋友视为情绪垃圾桶的人,身体会像被按下开关一样:每当对话框弹出新消息,心跳就开始加快;看到一条条长形语音方框或特定emoji,胃部条件反射般揪紧。

图:《伦敦生活》

当他人的痛苦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触发点时,我们也可能陷入这种无尽的情绪循环。

情绪是流动的,我们从朋友家人那里接收,又无意识地向外传播。大脑的神经机制、心理共鸣和条件反射共同作用,使得情绪像潮水一样在人群中起伏。

社交媒体造就了「情绪过载」时代

有些人可能觉得有必要向朋友、家人、同事或熟人分享创伤经历,却并不完全理解他们即将分享的事情的严重性或强度,或者认为自己正在用一种非常冷静的态度谈论一件事,但实际上在交流时表现出剧烈的情绪反应。

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创伤性倾诉」(trauma dumping),即在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准备好或能承受的情况下,向其倾诉深刻的创伤或不安。

在社交媒体创造的「一直在线」场域中,创伤性倾诉呈现出更强的破坏性传播。

图:《老友记》

朋友间的负面情绪不再受物理空间制约,想一下,你一醒来,看到的是对方深夜的emo私信;情绪垃圾的倾倒无需考虑对方的表情与感受;原本需要酝酿数日的情绪与故事,被简化为大段语音、文字等碎片化宣泄。

在「情感疲劳」的研究中也揭示了,长时间处于为他人情绪「背负」状态的人,容易感到情感耗竭和心理压力增大。

此外,在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的高度情感化让创伤性倾诉更易发生。这种不加筛选的情绪泄露,已经深入到数字空间,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你是否在刷社交平台时,不知不觉感到情绪低落?可能是因为你吸收了网络大众的负面情绪。

创伤性倾诉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寻求温暖与共鸣,但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可能引发灼伤他人的情感火灾。

谁更容易制造「情绪漩涡」

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人情绪很有感染力」这样的评价。

那些情绪波动剧烈、总是引发别人共鸣的人,似乎自带一种「情绪传染力」,无论是在派对上吸引注意,还是在工作无形中带动整个团队的氛围。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制造这些情绪漩涡?

在《情绪传染》中,研究者指出,高感染力的人群通常具备三大关键特质:强烈的情绪感知力、外显的表达力和低敏感屏障。这种组合使得他们的情绪几乎能够「扩散」到周围的每一个人。这些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渴望通过外显的情绪表达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和认同感。

图:《男亲女爱》

偶尔会有这样的朋友,总在抱怨伴侣的种种不是。从「ta袜子乱丢」到「纪念日完全不上心」,甚至在不同群聊里复制粘贴同样的故事。这种高频次、高强度的情绪输出,本质上是通过他人对自身遭遇的共情,来获得持续的情感认同。

心理学家维尔贝克基于情绪的影响程度,将人们分为魅力型、同理心型、慷慨型冷漠型四类。每一种类型的人在情绪传递和接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也各具特点。

魅力型:他们是情绪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情绪丰富且变化多端,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沉思。魅力型的人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同时他们自己也能带动他人情绪的变化。比如,一个天生自带光环的朋友总是能在朋友圈里传递积极情绪,甚至让人忍不住跟着笑出声来,或被感染到他们的紧张情绪。

同理心型:这种人对他人情绪非常敏感,往往容易感同身受。相较于魅力型的多变情绪,同理心型的人更多的是在他人的情绪中找到自己的影像,快速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例如,一位朋友讲述她的烦恼时,同理心型的人会立即感到一种沉重的共鸣,并且情绪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慷慨型:这类人通常情绪稳定,不容易被外界情绪波动左右。他们在群体中并不显得过于突出,也不轻易展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情绪也不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慷慨型的人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情感的中立,既不主动感染他人,也不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波动带动。

冷漠型:冷漠型的人则像情绪的「绝缘体」。他们对外界的情绪信号几乎没有反应,尤其是当他人情绪起伏剧烈时,冷漠型的人似乎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类人在社交场合中可能显得有些冷淡,但其实他们并不缺乏情感,只是更加自我调控,抵抗外界情绪干扰的能力较强。

不同的性格在群体中的情绪作用力有所差异。魅力型、同理心型的人因自身特质,在情绪传染过程中更敏感,而慷慨型和冷漠型的人则保持相对的情绪独立。

在这些情绪漩涡中,每个人都不完全是旁观者。我们成为了情绪的传播者,又在别人的情感波动中失去了自我。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曾说,「面对负面情绪,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心智去消化,那么默默疏远与屏蔽,就是最好的选择。」

图:《老友记》

我们总在追求温暖的关系,却时常忘记关怀需要刻度。建立关系边界不是冷漠,而是清醒的温柔。

当好友又一次哭诉婚姻问题时,你可以把「别难过会好的」换成「你觉得找婚姻咨询师聊聊会不会有帮助」;

面对持续倾倒负面情绪的老同学,尝试把「我完全懂你的感受」调整为「那你觉得怎么做会好一些」;

当自己电量不足时,坦诚地说「我现在有点累,明天早上陪你聊好吗」,往往比硬撑到半夜对关系更好。

在那些充满迷茫和痛苦的日子里,我相信大多数人依然愿意陪着朋友。只是,希望下一次在倾听他人的故事以前,先问问自己,是否会受到伤害。

如若有,请勇敢地和对方的负能量说「不」——传递温暖时,也别忘了暖热自己的掌心。

作者:四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简单心理”(ID:jdxl2000),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现在只需三步: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危坐应该怎么坐

2025-04-02 06:59:00
危坐应该怎么坐

慢阻肺难治愈 做到这几点 生活质量大不同

2025-04-01 14:51:00
慢阻肺难治愈 做到这几点 生活质量大不同

鲁伟光已任惠东县市政园林事务中心主任

2025-04-01 11:41:00
鲁伟光已任惠东县市政园林事务中心主任

《棋士》播出口碑两极分化,表演出彩难掩剧情硬伤

2025-04-01 10:50:00
《棋士》播出口碑两极分化,表演出彩难掩剧情硬伤

Primark首席执行官因“判断失误”辞职

2025-04-01 09:07:00
Primark首席执行官因“判断失误”辞职

妹妹刷缅甸救援视频认出姐姐的手 目前还没有得到确认

2025-03-31 19:15:00
妹妹刷缅甸救援视频认出姐姐的手 目前还没有得到确认

那个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朋友,赶紧远离吧

2025-03-31 19:01:00
那个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朋友,赶紧远离吧

诚纳全球英才!南方电网公司赴香港揽才

2025-03-31 18:03:00
诚纳全球英才!南方电网公司赴香港揽才

白天忙工作,回家得带娃,现代人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2025-03-21 07:32:00
白天忙工作,回家得带娃,现代人想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难?

锐评|“蝲蝲蛄们”主力变了?

2025-03-20 15:35:00
锐评|“蝲蝲蛄们”主力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