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家探讨AI将助力重塑生命科学研究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3:36: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 记者 樊未晨)“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和AI工具了,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突破,人类正在打开细胞‘返老还童’的新篇章。”在近日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精准医疗专场活动上,西湖大学讲席教授裴端卿给出这一观点。

裴端卿长期从事细胞命运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沙龙上,他以“iPSC重编程:从废弃体液到干细胞药物”为题进行分享。“实验室的一系列技术表明,尿液中的上皮细胞里,可以重新找回受精后四到五天的多能性状态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可以把它变成多能干细胞,也可以变成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特别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像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当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实验室在做相当多的努力。”裴端卿说。

沙龙上,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俞德超表示,细胞与基因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新疗法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又给治愈疾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新兴生物技术正以底层科技突破为引擎,逐渐改变人类的生命健康观念,从曾经的“对抗疾病”转向“掌控生命质量”,从过去的“群体经验”迈向“个体精准”,重构疾病认知边界的同时也催生万亿级生命经济生态。在老龄化、慢病化成为人类生命健康主要矛盾的当下,还要依托政策的支持、资本的耐心和公众的理解,共同推动精准医疗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的新支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