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20:02: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超
4月,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点亮“爱‘阅’拱墅”品牌,推动“在运河畔读懂自己”,助力浙江省“阅读之省”建设,拱墅区图书馆举办2025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营造全民积极阅读的浓厚氛围,增强市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阅读传承运河文脉,激活千年文化基因
读城记·运河篇。4月13日,读城记·运河篇来到华丰工业遗存公园。华丰造纸厂始建于1922年,是浙江省第一家机械造纸厂、国内最早的卷烟纸生产厂之一。2014年,华丰纸业启动了整体搬迁工作,原址也被改造为遗存公园。小读者们在领队老师的引导下,了解造纸工艺的发展历程和这座百年造纸厂的兴衰起伏,探索一张纸的前世今生。
拱墅区第八届运河书房探索之旅。4月20日,拱墅区第八届运河书房探索之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字间运河·阅见未至”为主题,以“运河为卷·五感为舟”为线索,联动拱墅区四大特色书房,打造一条沉浸式文化体验线路。小读者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五感互动,解码工业遗存、亚运场馆、五街十景等多元文化基因,化身“运河叙事者”,在行走、触摸、聆听中重构对城市的认知。
图书馆之夜——《我与大运河》分享会。4月23日晚,纪录片《我与大运河》的导演、知名文化学者张海龙携运河故事而来,与现场读者共赴一场诗意栖居的文化之约。从沿岸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到漕运文化的兴衰变迁,再到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如何滋养城市精神,人与运河之间那份情感纽带在那一晚显得格外绵长而深厚。
阅读点亮科技之光,赋能数字时代新体验
“书适圈”读书会。4月22日,一场以“AI时代的我们如何阅读”为主题的读书会在浙报数字文化科技园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冰心散文奖获得者、中国作协会员、杭州市作协主席团委员兼秘书长陈曼冬前来分享。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通读者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陈曼冬结合自身多年阅读和写作经验给出了建议:真正的阅读,永远需要你主动提问、链接已知与未知——这才是AI时代不可被自动化的能力。
大运河边的科普墅。4月29日,由拱墅区科协、拱墅区图书馆主办,以“AI共学:打造一个有“性格”的魔童哪吒豆包机器人”为主题的科学讲座,在武林之星博览中心举办。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高级讲师申传朋,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帮助小朋友和家长学习了解AI训练的逻辑和AI工具的灵活使用方法。
阅读人人参与全民共享,共筑书香文化圈
主题展览“书画传家 翰墨飘香——中外名画中的读书人”。古往今来,无数丹青圣手以绘画的形式,将读书人沉醉书海的美好瞬间捕捉下来,成为永恒定格的画面,如南宋画作《秋窗读易图》,明代画作《梧竹书堂图》,清代画作《山窗读书图》,法国弗拉戈纳尔油画作品《阅读的少女》、荷兰凡·高油画作品《阿尔勒妇女》、法国布歇油画作品《蓬巴杜夫人像》等。这些画作中的读书人,或独持一卷,或与友朋晤对,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知识的追求。
运河创客工坊:剪一纸时光,阅一盏书香。指尖流转,点亮时光。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从剪纸图案的设计到灯体的组装,一步步完成专属自己的创意剪纸灯。当剪纸灯点亮的那一刻,柔和的光芒透过精美的剪纸,仿佛时间也变得温柔起来。
运河绘本故事 《世界上最高的书山》。联合杭州市上塘菁禾幼儿园老师,推出绘本故事《世界上最高的书山》,讲述一个坐在高高的书山上,痴迷看书的男孩的故事。
阳光无障碍电影《战争与和平》。无障碍电影是专为视障观众和听障观众制作的电影,让视障读者以听觉、听障读者以手语来了解整部电影的内容,和普通人一样享受电影艺术的乐趣。
省市联动活动启动。4月,陆续启动2025“天籁浙江 城市记忆”主题朗诵大会、2025浙江省阅读推广人评选活动、浙江省第二十一届未成年人读书季青少年阅读挑战赛、2025年魅力声音•科技@未来浙江省少年儿童音频征集等活动的宣传和作品征集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