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耿光
近日,雷军参投的智能座舱龙头——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博泰”)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记者注意到,上海博泰曾于2024年6月28日首度递表,此次为二度冲刺港股IPO,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

上市申请文件显示,上海博泰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提供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域控制器、自研“擎OS”操作系统及云端服务平台。
上海博泰已经历了多轮融资,2024年完成13.72亿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为88.72亿元。IPO前,上海博泰创始人应宜伦持股23.95%,员工激励平台持股11.38%,此外,小米旗下天津金米持股5.75%,东风集团持股2.69%,一汽股权持股2.42%。
本次上海博泰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进一步加强涵盖软件、硬件和云端服务的全栈内部能力;提高公司的制造、测试及验证能力;扩大公司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旨在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中国智能座舱领域的龙头之一,上海博泰最近3年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近13亿元,背负27.62亿元的债务压力,以及美国针对中国智能汽车及相关技术实施的关税和限制措施,使公司面临的外部风险加剧,都或是其上市的主要阻碍。
3年累亏近13亿元
申请文件显示,上海博泰收入大部分来自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4年,上海博泰收入95.5%来自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且占比成增长趋势。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公司是中国本土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二大供应商,市场份额11.9%。
同时,公司向OEM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2010年,上海博泰推出中国首个3G车联网系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为逾50个汽车品牌的200多款车型提供服务。
往绩纪录期间,上海博泰累计售出440万套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在2022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4%,带动公司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申请文件,上海博泰2022年收入为12亿元,2023年为15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70.9%至2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0%。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的增加,以及公司客户群的扩大。

虽然上海博泰近年营收持续高速增长,但至今尚未实现盈利。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3亿元及5.41亿元,3年累计亏损约12.76亿元。其中,2024年在上年减亏后亏损再度扩大,反映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较大,尤其是研发和人力投入增加,令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亏平衡。
现金流和负债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2022年至2024年,分别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4.64亿元、2.71亿元及7.06亿元,主要是由于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7.70亿元,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增加5980万元所致。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27.62亿元,资产负债率64.1%,其中短期借款13.48亿元,应付账款8.92亿元,偿债压力凸显。
收入高度依赖少数大客户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博泰在风险因素中提到,公司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是OEM客户。尤其是2024年,公司对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已接近四成。
2022年至2024年,上海博泰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总收入分别为10.19亿元、9.66亿元及19.02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3.6%、64.6%及74.4%。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4.04亿元、4.28亿元及9.99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33.2%、28.6%及39.1%。
同时,上海博泰还依赖若干主要供应商。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各年度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32.1%、40.8%及56.6%,而向相关年度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8.2%、13.9%及25.2%。
虽然集中合作有助于稳定出货与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但一旦主要客户流失或减少采购,将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冲击。
此外,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采用高通骁龙8295芯片,虽然高通目前仍可向中国出口车用芯片,但美国政府持续收紧的出口政策可能为芯片供应带来不确定性。不过,公司强调,已与中国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国产车规级芯片的研发。
整体毛利率下滑
申请文件显示,近年来,上海博泰整体毛利率呈下滑趋势,从2023年的15.4%下降至2024年的11.8%。其中,智能座舱方案的毛利率由2023年的15.1%降至2024年的11.3%,智能网联方案则从20.8%提升至22.1%。

上海博泰称,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收入组合中域控制器的销售占比上升,而该类产品的毛利率较低。域控制器是智能座舱的核心硬件,但技术成熟、市场竞争也比较高,同时价格透明度高,利润空间有限。相较之下,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等软件服务的毛利率更高,但在收入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被拉低。
上海博泰重视研发,并计划在研发方面继续投入大量资源。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由639名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的29.7%。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产生研发开支2.77亿元、2.35亿元及2.07亿元。公司目前的研发工作集中在智能座舱软件及硬件方面的关键技术,以及云端服务解决方案。
上海博泰认为,公司过往及目前于研发方面的投资已产生巨大的效益。展望未来,公司预计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将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