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祁连山下深呼吸:废石山变“绿肺” 续写绿色发展新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08:50: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初秋的金昌,清晨薄雾初散,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的山径上已响起晨练的脚步声。

  松针缀露,鸟啼如洗,谁曾想,脚下每一把泥土都曾是一块锋利的矿渣,如今,这片总面积200万平方米的城市“绿肺”,在116个品种、74万株苗木的簇拥里轻轻吐纳,替一座因“镍”声震寰宇的工业城,完成了一次最柔软的深呼吸。

  9月7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金昌市,实地探访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见证这座因“镍”闻名的工业城市如何以生态重塑“城市呼吸”,让废石山披上“绿甲”,成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鲜活样本。

  1959年,金川镍矿爆破出第一声巨响。此后三十年间,7033万立方米矿岩被采剥,2903万吨镍矿出矿,一举摘掉中国“贫镍国”帽子,也在金昌市区留下了全国最大人造矿坑和近200万平方米的废石山。

  风吹石走,尘飞沙扬,成为镍都的“呼吸之痛”。

  2009年,金川集团联合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专业背景涉及园林规划、植保、土壤学等领域的技术团队,借“智”谋“略”,为矿区修复寻良策、找良方,在废矿山上建立起“生物群结构稳定、植物多样性程度高、能够自我更新演替”的生态小环境。

  “相继完成了推地整形、铺设30万米种植沟、修建8条主干道、3个水体景观池、9处登山台阶……累计20万人次的企业员工、驻地部队官兵、团员青年和广大市民轮番上阵,义务献工。”金川集团居佳公司矿山公园绿化管理组组长张晓峰回忆。

  2010年5月6日,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至此,废石山被永久定格为“公园”。

  2018年9月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命名为“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

  然而,修复从未停笔。

  2019年4月,经中国绿化基金会和甘肃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金川集团公司绿委办在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实施了“认养管护靠大家·美丽镍都你我他”认建认养公众网络捐款项目,拓展义务植树尽责方式,同时项目的实施完善了矿山公园的绿化管护工作。

  2023年投入672.75万元,对矿山公园灌溉管网系统进行改造;2024年又投入915.6万元,将园内2580米砂土路升级为沥青路面,修缮矿山公园主碑及基础设施。

  同年,矿山公园1号山及正门前建成灯光秀展演设备设施,2024年至2025年依托灯光秀设备设施开展“镍都之光”系列展演活动,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自2013年矿山公园建成至今,每年冬季,金川集团依旧保持传统——全体员工进园清除杂草、疏通沟系。

  目前,矿山公园和已建成的北部防护林连成一体,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屏障,有效改善市区的空气环境质量。

  每一个清晨,退休的老矿工们踩着新铺的沥青路登顶,当山风掠过耳畔,他们深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俯瞰着整个城市的绿意。

  从“贫镍国”到“镍都”,从废石山到“绿肺”,金昌把最硬的记忆,柔软地放进了清晨的光里。

  这座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仍在继续——下一棵树,正在岩缝里悄悄发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