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型网络思政课《永远不会忘记》直播间,主持人和党史专家、思政课教师连线示范线路活动现场,共同讲述党史故事、分享德育案例。 甘肃新媒体集团 供图

庆阳市融媒体中心前方直播报道组,为本次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提供重要保障。 庆阳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3月30日上午8时30分,随着甘肃省“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启动,大型网络思政课《永远不会忘记》在新甘肃、视听甘肃、奔流新闻等客户端,以及甘肃发布、每日甘肃网、甘肃各市州和县区融媒体中心平台与甘肃省教育厅、甘肃公安新媒体矩阵等113个平台同步开启网络新媒体直播,累计观看量1324.6万人次。其中,新甘肃客户端观看量569万人次,直播间互动点赞累计350.5万次。
值得一提的是,像这样通过线下实景展开、线上实时直播的思政课,在甘肃尚属首次。
徒步前行
体会“英勇无畏”的沉重
“在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上,战斗英雄李应邦舍身堵枪眼,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思政课直播现场,主持人将曾经发生在陇原大地上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实时画面中,可以看到学生们正意志坚定地徒步前行,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领悟长征精神,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汲取永不懈怠的奋进力量。
“蹲在阴冷的战壕里触摸弹孔时,站在烈士牺牲地听志愿者讲述时,我才真正明白教科书上的‘英勇无畏’四个字有多重。最难忘的是在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时,发现一位烈士牺牲时和我哥同龄,却永远留在了1949年的春天。”兰州市凯文中学高二学生刘芳萌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在这次活动中触摸历史、走进历史,更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换来的。我们要将这红色理想信念和火种传承下去,让它们永不褪色。”
本次“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公安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同举办,甘肃新媒体集团承办。当天,活动在兰州、张掖、白银、庆阳、陇南设置了5条示范线路,围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两当兵变、兰州战役、高台血战、会宁会师等主题,2500余名学生同时开展徒步拉练、红歌联唱、党史问答、祭奠瞻仰、参观体验等活动,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庆阳市宁县宁江初级中学教师张文静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对学生来说也是一堂行走的沉浸式体验思政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学习英雄事迹,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培养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五地互联
专家、教师共讲党史故事
与主题实践活动同步进行的,是网络思政课《永远不会忘记》直播。随着直播画面不断切换,这堂思政课打破空间、跨越时间,五地互联、同频共振。
《永远不会忘记》通过主持人和党史专家、思政课教师连线示范线路活动现场、讲述党史故事、分享德育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容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有力提升思政教育质效。
镜头跟随5座城市师生的脚步,重温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受邀来到《永远不会忘记》直播间的兰州市六十一中校长陈继兵说:“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通过课堂教学和‘行走的思政课’,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行动更加自觉。”
确保信号畅通、沟通无碍,是五地联动直播取得成功的关键。甘肃新媒体集团通过组成全媒体直播报道组,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一体协同,借助云端系统优势,为此次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通过实时拆条,在线拆解各地直播中的精彩场景、重要信息,以视频形式在全网进行二次推广。
一直观看直播的兰州文理学院学生郭涵仿佛听见了英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铿锵誓言。她告诉记者:“这场直播让我更加深刻地感悟了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担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把先烈们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