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7:38:00
5月7日一早,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接待大厅,一位拎着菜篮子的大姐正在向工作人员杨利民反映问题,杨利民耐心倾听并做好记录,在了解到这位甘元村的刘大姐因排水问题和邻居产生纠纷后,当即协调相关人员到其家中进行调解,重新设置了排水沟,问题当天就解决了。“这个排水沟快成我的心病了,一到下雨院里就积水,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刘大姐说道。
这次邻里纠纷的成功解决,只是五里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五里镇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通过阵地升级、机制创新、队伍赋能和多元共治,探索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高效处置-闭环化解”的全链条治理模式。
阵地功能集成化
升级镇综治中心“五室一厅”(即综合协调室、治安防控室、数据监控和问题交办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待厅)功能,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治理合力,集成信访接待、矛盾调解、网格管理等服务。优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统筹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部门力量,部门常驻轮驻相结合,前端分流,实现跨部门事件30分钟内响应;治安防控室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92路,搭建智能巡防系统;矛盾调处室“五老”调解员常驻,心理咨询室设立“专家门诊”,每周安排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坐班;群众接待厅实行“首问责任制”,实现信访登记、政策咨询等“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通过功能集成,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3.2个工作日。”镇综治中心主任于传义介绍道。
群众来访接待大厅
领导接访
视频监控
网格管理精细化
科学划分38个网格,配齐“一长三员”,组建“1+3+N”网格队伍(1名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N名志愿者)。制定《五里镇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信息采集、矛盾排查等5大类41项职责,推行“日巡查、周分析、月考评”制度。开展“党建+网格”能力提升活动,组织开展基层治理大讲堂5期,开展专兼职网格员培训、信服通APP培训6场次,提升网格员业务能力,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实现网格员日常巡格、事件上报、任务接收、轨迹查询等数字化操作全覆盖。今年以来,有效排查处置信访维稳类、矛盾纠纷类、治安隐患类等事件135件,真正做到网格无小事,事事暖人心。
业务培训
网格员巡查
矛盾调解多元化
坚持每周召开综治例会,研判化解矛盾纠纷,协调解决信访问题。构建“1+3+X”调解体系,“一体”化解矛盾纠纷。以党员先锋调解室为核心,整合乡贤议事点、法律援助代办点、心理疏导室三类平台,联动社会调解力量。发挥老党员人熟地熟优势,组建银发调解队,开展院落板凳会;设立乡情调解室,依托乡贤“地缘、亲缘、人缘”优势,开展村情议事圆桌会;整合平安建设办、司法所、派出所等人员力量,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征地补偿、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问题63件。
综治例会
现场调解
圆桌会
板凳会
群众致谢
五里镇通过构建“网格为基、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矛盾纠纷化解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处置群众诉求294件,化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5%,群众满意率达90%,着力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智慧网格”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讯员 井俊俊)